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与日本复合材料行业考察团互动交流
4、企业新闻发布 企业新闻发布是上届展会新推出的活动环节,目的是为复合材料界企业的产品、技术、发展战略等重大事项提供推广、传播的平台,得到了企业踊跃参与。此次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长雷主持,共有德派(上海)计量科技有限公司、惠柏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华翔汽车纤维研发有限公司、卡德莱化工(珠海)有限公司、昆山福泰涂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法国诺德复合材料公司、复材(江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八家企业亮相新闻发布区,依次登场介绍各企业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信息及合作事项。 创新产品奖颁奖仪式 5、大学生设计与制作大赛 “上纬杯”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颁奖仪式
为给复合材料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大学生大胆创新,推动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和技术进步,在此次展会期间,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复材展组委会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共同举办了“上纬杯”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此次大赛由上纬(上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独家赞助、戴铂新材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比赛用芯材。经过激烈角逐,同济大学一队获得了机械臂设计竞赛一等奖,武汉理工大学二队与清华大学“碳为观止”队获得了机械臂设计竞赛二等奖,武汉理工大学一队、同济大学二队和同济大学三队获得了机械臂设计竞赛三等奖。海报评选一等奖由清华斩获,西南石油大学与河南工业大学分获海报评选二、三等奖。颁奖仪式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孙芹先主持。在颁奖仪式上,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张福祥先生、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唐志尧先生、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薛继瑞先生、上纬(上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朝阳先生、戴铂新材料(昆山)有限公司 总经理许肃先生共同为获奖队伍颁奖。 6、技术讲座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学会主办的“复合材料设计”专题技术培训,邀请了北京先进复材设计创新中心主任、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研发中心主任胡照会博士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荣国教授,分别带来“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关键问题探讨”、“ 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此外,展会期间在地下一层7、9、10、11号四个会议室分别进行了35场大型专题技术讲座,内容涉及复合材料增强物、基体 树脂、制造工艺、检测方法、应用分析、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技术演示活动。 二、参展收获:创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1、热塑性复合材料研究成果成为展示重点 在此次展会上,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再次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及成果成为很多企业的展示重点。 在原料类供应方面:三大玻纤生产商--巨石集团、泰山玻纤、重庆国际纷纷展出了其最新量产的热塑性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其制品。巨石集团带来了已经量产的Compofil系列高性能热塑玻纤纱及其制品,并提升了此类产品的产能规模。泰山玻纤重点展出了PP纤维复合纱、LFT用玻纤织物等热塑性玻纤及制品,重庆国际同样推出了由连续玻璃纤维长丝和热塑性长丝经过特殊工艺混合而成的双组份的玻纤复合纱--Premix 纱。此类玻纤复合纱及其制品,能够适应复合材料模压,层压,真空袋压,硅橡胶膜片加压,长丝缠绕,拉挤等成型工艺,通过复合材料工艺的热压力,就可以加工成高性能的热塑性复合材料。该类复合材料拥有自身可回收,高玻璃纤维含量,高机械性能,耐冲击性好等特点,其最终制品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工业消费品等领域。 在生产装备方面:此次展会,包括福建海源、四川中装及德国迪芬巴赫、EHA、美国利兹勒等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装备集体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美国利兹勒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预浸料装备制造商,此次展会不仅展出了制造高品质单向和织物预浸料的热熔预浸料设备,而且展出了热塑性预浸料机组,该机组适应浸轧法和包缠法两种浸渍工艺。德国EHA公司是纤维缠绕成型设备专业制造商,此次展会重点展出了热塑性缠绕成型装备,该装备使用玻纤与热塑纱混合而成的复合纱,通过直接在线加热和缠绕,实现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一步法缠绕成型。 在制品应用方面:福建海源、杭州华聚、金发科技、泰山玻纤、常州宏发等企业展示了其在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应用与研发方面的最新成果。泰山玻纤最新开发的光伏电池用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边框。杭州华聚则展出了其开发的热塑性复合材料蜂窝板材,该板材以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蜂窝板为芯材,以热塑性复合纱织物为面层增强材料,通过连续挤拉的方式,生产出全热塑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板。据介绍,目前该产品目前主要用于汽车箱体板、家具、包装等领域,60%出口欧美国家。 2、创新,助力企业差异化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逐步告别低成本时代。低成本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企业单纯依靠扩大规模,挖掘成本潜力,实施低价竞争和获取利润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企业必须走专业化、差异化经营之路。而如何实现企业差异化发展?从此次展会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创新对于企业提升专业化水平、实现差异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这里所指的企业创新,既包括技术与装备创新,也包括制品应用与研发创新,以及管理与营销模式创新。 在原料创新方面,帝斯曼复合材料树脂推出了“无苯乙烯树脂”、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低软化点高耐热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惠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HP-RTM快速固化树脂”、卡得莱化工(珠海)有限公司推出了“腰果壳油线型酚醛树脂”,引人关注。 在产品应用创新方面,宁波华翔汽车纤维研发有限公司推出了“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汽车部件”、中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复合长管运气单元”、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推出了“模块化全复合材料快速架设重载应急桥”、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推出了“火箭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支架”、常州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模块轻量化高性能复合材料大巴”等创新产品。 在工艺与装备创新方面,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聚氨酯型材拉挤生产线灌注配套系统”、北京维达泰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玻璃钢管道挠曲度检测设备”、台州优普塑模有限公司的“快速成型双工位RTM压机及成型工艺”等,引起大家重视。 在管理与营销模式创新方面,9月3日企业新闻发布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刘坐镇总经理与法国诺德复合材料公司Gerard LAVENS总裁正式对外宣布,两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华昌授权诺伊德意大利工厂生产MFE品牌乙烯基树脂,市场覆盖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真正实现了MFE品牌乙烯基树脂的欧洲属地化。此外,复材(江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此次展会上推出了“红眼兔”复合材料垂直交易电子平台,助力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两化融合,实现“互联网+”创新发展。 结语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消费市场表现低迷。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逆市上扬,上半年各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漂亮数据的背后,是中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自身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及产业链集成优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水平,稳步扩大市场需求,所带来的持续发展动力。三天的展会,场馆内始终人头攒动,各大企业展台前来访客户络绎不绝,企业创新成果展示层出不穷,就是对当前行业蓬勃发展势头的真实反映。 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转型,获得快速发展。而为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纤维复合材料行业自身必须加快转型发展,不断提升热固性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并以此推动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集成,做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深加工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不断拓展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提升纤维复合材料全产业链的综合实力。 更多信息请关注中国复合材料信息网 http://www.cnfrp.net!